贾岛推敲的故事:文字背后的深意
发布时间:2025-04-30 02:36:55来源:
贾岛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以精雕细琢的诗风闻名于世。一次,他在创作诗句时,为了一个词句反复琢磨,最终成就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千古名句。这个故事被称为“推敲”的由来。
据传,贾岛骑驴行至长安街头,口中念念有词:“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反复吟诵,却总觉得“推”字不够贴切,于是改为“敲”。但又觉得“敲”字也未必尽善尽美,便在驴背上不断比划,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去向。路人见状,纷纷侧目,贾岛却浑然不觉。
“推敲”不仅是一次文字上的斟酌,更是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体现。它告诉我们,好的作品往往需要经过无数次打磨与反思才能诞生。正如贾岛所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创作并非易事,唯有用心体会、反复锤炼,方能写出触动人心的佳作。这也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对每一个细节都应抱持严谨的态度,追求卓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