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问答 > 正文

美术课程标准2021下载(2024年09月24日美术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24-09-24 11:15:12苏玛仪来源:

导读 今天火狐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美术课程标准2021下载,2024年09月24日美术课程标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小

今天火狐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美术课程标准2021下载,2024年09月24日美术课程标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2、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3、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5、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6、《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7、一、课程性质与价值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8、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9、(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

10、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11、(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12、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13、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14、(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初形象思维能力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

15、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16、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

17、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18、(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

19、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20、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21、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22、(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3、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

24、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25、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26、二、基本理念(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7、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8、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

29、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30、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1、(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32、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33、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34、(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35、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36、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37、(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38、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9、(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40、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41、三、设计思路(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本《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42、它们分别阐释美术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内容说明和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

43、(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44、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45、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46、尽管创作和欣赏都涉及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

47、由于美术学习具有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48、为了便于学习,本《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

49、“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50、“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

51、外化性行为特征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

52、“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53、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54、为此,本《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

55、“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56、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57、(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

58、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59、因此,本《标准》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

60、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61、(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美术教师是本《标准》最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

62、为了帮助教师领会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本《标准》对新的观念和方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案例,以便教师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实施《标准》。

6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64、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65、二、阶段目标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66、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第一学段(1~2年级)▲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67、▲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68、▲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已的感受。

69、▲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70、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71、▲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72、▲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7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74、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75、▲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76、▲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77、▲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78、第四学段(7~9年级)▲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79、▲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80、▲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81、▲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82、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特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1.本《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83、2.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

84、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说明。

85、4.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

86、5.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

87、一、内容说明本《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88、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89、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

90、教学活动建议针对标准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和学习方式。

91、这些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

92、评价建议则提出检测标准达到程度的要点。

93、总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完整过程。

9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95、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96、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97、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98、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

99、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100、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101、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102、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103、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104、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

105、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106、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107、【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108、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109、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110、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111、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112、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113、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114、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

115、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116、【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欣赏。

117、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118、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119、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120、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121、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122、“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123、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124、应该说明的是,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不同的程度(例如学生在一起谈论艺术就是评述的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

125、“欣赏·评述”教学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

126、【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127、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128、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129、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130、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31、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132、“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

133、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134、附:课和总目标与学习领域及学习阶段关系的图示第四学段(7~9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一学段(1~2年级)造型·表现第一学段(1~2年级)欣赏·评述课程总目标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二、内容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135、教学活动建议·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136、·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137、·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138、·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139、·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140、·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141、评价建议·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142、·能否通过绘画或拓印等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143、·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

144、·是否认识常用颜色。

145、【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146、教学活动建议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147、·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148、·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材,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感受材料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149、·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150、评价建议·是否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151、·是否在作业中表现出大胆的想像和创新。

152、·是否对煤材特性有大致的了解,能选择煤材进行造型制作。

153、·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154、【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155、教学活动建议·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

156、·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157、·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158、·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159、·欣赏描绘不同季节的中外美术作品。

160、·到阅览室翻阅画册、学生读物或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161、·欣赏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色彩,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间玩具。

162、·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163、·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164、·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

165、评价建议·是否对自然或美术作品感兴趣。

166、·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

167、·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的感受。

168、【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169、教学活动建议·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170、·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171、·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172、·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173、评价建议·是否。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